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9日讯(记者徐沅潮 朱旌)合同能源管理(EMC)在世界上已经很普遍了,但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,对于从高耗能高污染转向节能减排、低碳经济的中国企业来说,这是一篇不能不作的文章。
7月27日,在会见中国—东盟媒体联合采访团时,北京乐普四方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文剑说:“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,能源的消耗不断增长,在能源大量消耗的同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,控制碳排放和减少工业污染成了全人类义不容辞的使命。作为一名节能领域的工作者,我深感责任重大。”
毛文剑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,在29岁那年,这位在大学里主修国际贸易的年轻人接到一个任务,为一个项目做策划,企业对他的成功非常满意,给予了1000万元的奖金。在就读工商管理硕士期间,毛文剑总想拿这笔钱做点儿生意。他拿到的第一单生意是一个变频器项目,据说可以节电20%。他在读书期间的三年时间里,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发现理论上可以节电48%。这项研究奠定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,为此他创办了乐普四方公司,并投入了800万元资金。
电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谐波的影响不断衰减,一度电到用户那里只能用上0.8-0.9度,而谐波分正向、反向和零向谐波,治理这些谐波是这项核心技术的关键,乐普四方能够做到0.98度,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电能。
乐普四方作为一个节电企业和设备供应商,从1999年开始,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反复试验,产品节电率达到40%以上。毛文剑研发的这项技术得到了西门子、施耐德等世界知名机电设备制造商的密切关注。
“西门子公司愿意出3000万美元购买我的技术专利,并聘请我到该公司任总工程师,年薪1000多万元,我没有同意。”毛文剑说。
为解决高耗能企业投资金额大,后期管理难的问题,乐普四方实行了合同能源管理体系,就是世界上通行的EMC模式,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。同时,乐普四方提高了国家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和资金保障。
合同能源管理体系的模式就是设备供应商与企业签订长期合同(一般10-20年),这期间,设备供应商提供节电设备,调试和维修服务,设备属供应商所有,每年节电收入由企业和设备供应商五五分成,合同终止后设备归企业所有,一般还能使用3-5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