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 
行业新闻

完善电力供应体系 助推江西绿色崛起
2012-07-19

电网输送能力显著增强。5年来,我省电网建设累计投资达317亿元,投资规模超过前20年的总和。主干网架实现从220千伏到500千伏的跨越,建成投产10座500千伏变电站,形成以中部环网为中心、向四周辐射的500千伏主干网架。跨省输电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翻了一番,投入87.5亿元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,大幅提高了农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,实现了“户户通电”和城乡各类用电“同网同价”。

  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。5年来,我省电源建设取得新的突破,火电主力发电机组实现由30万千瓦级向60万千瓦级的跨越,净增统调发电装机容量740万千瓦,年均增长12.8%。此外,风力、太阳能发电实现了零的突破;水电得到有序健康发展,全省已建成近4000座各种类型的水电站。目前,包括各类企业自备电厂在内,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1768万千瓦。

  能耗水平和结构不断优化。我省坚持“生态立省、绿色发展”的理念和战略,注重生态建设,综合运用法律、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,狠抓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,在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,江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居全国第四位,拥有一流的水质、一流的空气。5年来,我省能源消耗年均增幅仅为8.2%,万元GDP能耗下降20%。2010年我省使用“绿色电力”119亿千瓦时,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总量的17%。

  “十二五”时期我省电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

  在经济全球化和能源变革的大背景下,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强化节能减排刚性约束的政策环境下,江西电力发展既面临着战略机遇,又面临着严峻挑战。

  从能源分布上看,我国能源富集区与需求区呈逆向分布,80%以上的煤炭、油气、水电和风电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,而75%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中部地区。江西一次能源资源匮乏,煤炭自给率不足50%,未探明可供开采的石油、天然气资源,同时也缺乏可大量开发的水电和风电资源。这一能源分布格局,使得我省80%的电力为燃煤火电,70%的电煤依靠省外调入,电力供应长期受制于电煤供应,且发电成本较高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将重点建设山西、鄂尔多斯盆地、蒙东、新疆四个煤电基地和西南大水电基地,国内新增能源供给能力的70%在西部地区。我省必须立足全国大型能源基地,统筹考虑能源资源配置问题,把握国家建设能源综合输送网络的有利时机,将西北的煤炭、风电以及西南的水电引进江西。

  从能源需求上看,“十二五”时期,我省经济将保持11%以上的增长速度,能源消费需求旺盛,增长潜力巨大,加之工业化进程提速使得生产能耗比重较大,预计到2015年,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.3亿吨左右标准煤,较2010年翻一番;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1300亿千瓦时,统调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2500万千瓦,平均增长率在15%左右。与此同时,为应对气候变化,国家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%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减少40%至45%的行动目标;有关部委正研究制定积极有效的约束性措施,建立能源消费倒逼机制,按省分解用能指标,以保障合理用能、鼓励节约用能、限制过度用能。这一能源政策导向,将对经济欠发达省份形成巨大压力。

  从电力供应上看,今年1月至8月,我省全社会用电量达55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9.02%,增幅位居全国第四位,全省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。由于省内发电出力不足、周边省份普遍用电紧张,迫使我省先后实施了89天有序用电。预计2012年全省最大电力供应缺口将超过300万千瓦,用电形势更为紧张。2013年至2015年,随着省内一批电源项目和特高压工程陆续建成投产,电力供需矛盾将会有所缓解。但是,如果规划新建的电源项目或特高压项目出现延期投产的情况,用电紧张局面将不可避免地加剧。因此,从总体上讲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省电力供应形势已由过去相对宽松、总体平衡转向总体偏紧、供需矛盾突出的阶段,能源供应不足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。

  构建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的思路和举措

  受资源禀赋条件限制,有效解决江西发展的电力瓶颈,需坚持走多元化能源发展道路,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,合理有效控制能源消费,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。

  合理有效控制能源消费。坚持“开源与节流”并重,积极推动能源利用方式变革,大力推进节能减排。突出抓好工业能耗调控,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,坚决淘汰钢铁、水泥、化工、冶炼等高排放、高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,严格压缩高耗能、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用电,限制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淘汰类产业发展,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,推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,促进企业提升节能节电水平;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,不断提高电能、天然气等清洁优质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,大力推广电动汽车,加快建成遍布全省的电动汽车充(换)电服务网络,提高总体能效,降低能源消费;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,大力开展全民节能节电活动,培育全社会节约用能的消费意识,适时出台居民阶梯电价,引导各类群体理性、节俭、低碳地用能,充分运用合同能源管理、配额市场交易等市场机制,促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,形成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的长效机制。

北京禾业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:南志杨 手机:13911273327 电话:010-82386098 传真:010-82386098 厂址:北京市昌平区昌平路99号B027号 网址:http://www.heyeda.com 邮箱:ZYN1177@tom.com

ICP备案:京ICP备13007701号-1